【高职教育信息】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方能“洋为中用”

发布时间:2017-05-24文章来源:永城职业学院 浏览次数:

【高职教育信息】

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方能“洋为中用”

——以高职金融类专业为例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系教研室主任杨小兰)

源于德国“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因其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把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紧密结合,而被认为是从学校到工作最佳的过渡模式,受到许多国家研究和效仿。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也纷纷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但中国职业教育不同于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国外模式必须本土化,方能“洋为中用”。

以高职金融类专业为例,由于其面向行业存在人才流动性强、人才需求不稳定、金融机构类型众多、行业监管严格等特征,如果一味照搬国内外其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肯定会“水土不服”。

第一,人才的高流动性导致金融机构合作意愿不足。由于金融行业工作压力较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并未对专业所面向的各种岗位进行深入了解,也对自身的职业需求及发展缺乏深入剖析,从而导致频繁跳槽,这样的人才高流动性特征使得多数企业不愿付出3年的时间,牺牲人力、财力、物力培养了学徒,却有可能“为他人作嫁衣”。

第二,人才需求的不稳定性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大批量吸纳学徒。金融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行业起伏与波动较大,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同时,即使在人才需求的旺盛期,单个金融机构也难以吸纳大批量毕业生,这就导致企业不愿对大批学徒就业做出轻易承诺,也不愿前期大批量培养学徒,难以实现“先招工后招生”。

第三,就业岗位分散性导致单个金融机构无法系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由于高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面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就业,而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相关岗位所需职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差别很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须在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接受专业化、职业化的师傅指导,这不仅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企业也不愿自己辛苦培养的学徒刚适应岗位工作就被调换到另一家单位。

第四,金融行业法律法规的严格性使得学徒难以全员真实参与岗位实践。由于金融行业监管较为严格,行业法律法规较多,因而金融机构在合作时都十分谨慎,比如没有从业资格证的学生进入证券公司实习都属于违规。同时,学生若以学徒身份而非员工身份真实参与岗位工作,会使得部分金融机构的工作保密性受到威胁,这就为学徒真实参与岗位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此可见,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往国外及国内其他院校采取的“校内学生+企业学徒”的“双身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难以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也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唯有立足金融行业自身,创新学徒培养机制,方能使现代学徒制这一强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金融类专业所用。

为此,在认真研读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诸项困难,笔者所在的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系以投资理财专业为试点,创建专业创业实践平台为现代学徒制助力,逐渐摸索出一条“校企生”三方共赢的“三身份、四阶段”递进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从校企合作深度、教学运行效能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创建校内学徒制培训基地——金融服务工作室。

为有效解决企业合作意愿不高、学生就业分散、行业监管严格等问题,学校金融系创办了专业创业实践项目——金融服务工作室,以系部校企合作单位为平台,将与专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约的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引入校园,在严格筛选、风险可控、盈利可期的基础上,采取产品代理、服务创新、自主创业的方式开展证券开户、理财产品代售与保险产品推介三项业务,竭力为学生打造出一个集专业学徒制实践、消费投资服务为一体的校园金融生活生态圈。

金融服务工作室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承担三方面作用:一是吸纳大一学生作为“学徒”,并任命团队中业绩突出、善于教学的大二、大三学生为“师傅”,实现“校内学徒”培养;二是针对专业课程内容中部分不适宜或不便在企业开展的实践性项目,由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利用金融服务工作室平台进行教学;三是无法进入学徒制企业参与“高级学徒”实践的学生,由金融服务工作室承载其实践教学。

其次,构建与实践“三身份、四阶段”递进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借助校内学徒制培训基地,投资理财专业在“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之间增加了“金融服务工作室学徒”这一身份,同时结合单个金融机构吸纳学徒数量有限的特点,创设遴选机制将企业学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实现学徒培养从校内学徒—校外学徒初阶—校外学徒中阶—校外学徒高阶的渐进式培养机制。

校内学徒阶段主要针对专业大一学生。在经过系部开学典礼、专业认知教育、企业讲座及活动对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初步认知后,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与意愿,通过简历筛选、团队经理面试和校内、校外导师面试,加入金融服务工作室某个销售团队成为校内学徒,由团队经理或经验较为丰富的团队成员担任师傅,对其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与指导,同时有机会接受学徒制企业的业务培训和企业导师的指导。

校外学徒初阶阶段贯穿大二整学年。学生依托5门校企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分别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初级学徒”,形成岗位所需单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学年,约3/4时间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1/4时间在企业和金融服务工作室进行实践性学习。由于此阶段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或资格,因此在企业并不承担独立的、具体性的岗位工作,更多是通过跟随、协助师傅完成工作任务而完成实践性学习。此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运营机制、人才要求等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学校也将开设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便学生撰写初阶学徒学习心得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

校外学徒中阶阶段基于系部一直以来的暑期教师、学生“双实践”传统,旨在结合大二学年所学,强化学生职业单项能力,培养其职业综合能力及素养。此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向报名一家学徒制企业实践,在通过企业选拔后,将以具体岗位助理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承担部分独立性事务及工作。同时,企业会派遣工作经验达3年以上的优秀一线工作人员担任学徒的企业师傅,学校会派遣专业教师入驻企业全程跟踪管理。此阶段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中阶学徒实践报告,企业师傅需提交学生实践评价,评价中须指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校外学徒高阶阶段前期,仍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企业选拔的方式确立学徒,学徒的企业师傅由富有营销经验的企业骨干、业务精英、团队经理担任,学徒进入企业完成两门企业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企业师傅评定。中期,企业师傅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针对学徒的能力和素养缺项制订弥补与完善方案,帮助学徒尽快具备职业所需综合能力与素养。后期,学生将以准职业人身份独自承担对应岗位工作,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本阶段结束后,学生需提交高阶学徒实践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学徒制企业需提交学徒实践综合评价。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5.16】